2024-03-07 12:07 瀏覽量:28164 來源:中國食品網
文/食安中國頻道
一直以來,食品安全都是社會廣泛關注和國家高度重視的重大民生問題。2024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于“消費環境、食品安全,市場監管”的表述:優化消費環境,開展“消費促進年”活動,實施“放心消費行動”,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。堅持依法監管,嚴格落實監管責任,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,堅決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。嚴格食品、藥品、特種設備等安全監管。完善社會治理體系。
民以食為天,食以安為先。“守牢食品安全底線,提升產業發展質量,推動執法高壓高效,激發各方工作合力。”“食品安全謠言屢禁不止,要進一步強化整治力度。”“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懲罰性賠償,還需建立法律和制度保障。”……兩會代表的相關提案與思考探討,讓食品安全問題得到更深層次的審視。
2024年3月6日,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、成都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、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李后強教授向食安中國頻道表示,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治理是必要的,既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,同時也是提高國家產業水平的重要手段,也是提升食品產業能級的助力器,事關國計民生、事關社會大局穩定,也與產業高質量發展、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息息相關。
李后強(右)闡述對強化食品安全工作的觀點。(拍攝/食安中國頻道)
他提到:“隨著生產主體企業對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,食品安全已經是一個基本的門檻,嚴格監管一方面就是淘汰不合格的廠家產品流入市場,另一方面是那些好產品品質提升了,市場占有率更大,價格更好。”李后強認為,在食品安全工作上還存在一些問題,食品藥品這些是吃到肚子里的,如果成長質量問題會傷害人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,所以必須要求食品藥品安全,不能摻假甚至有害物質。
在關于推動川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中,李后強也曾提到:“川菜是一端連接四川泥巴,一端連接世界嘴巴的基礎產業,要始終把食品安全與質量放在最重要位置,嚴格把控食品安全,培養高素質人才,加強監督管理。 ”
中國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,消費者反映的主要問題有:銷售已過保質期食品,網絡銷售低價肉制品,存在進貨渠道不明、無檢疫證明等問題,食品中吃出異物,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等。守護“舌尖上的安全”需要長治才能久安。
如今,我國社會誠信體系日趨健全,但失信成本低、維權成本高,仍然是現實生活中食品安全事件發生的根源。在李后強看來,懲處太輕的話,違法成本和守法成本不等,所以有很多投機取巧的人甘愿冒風險獲得更大的利益,置食品安全于不顧。
“我的建議是,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,要健全完善的全鏈條、全過程監管體系,用法律底線守好食品安全紅線。”李后強建議,要有警告提醒機制,然后層層遞進,真正做到震懾的效果。(文圖/葉青 何仕宏)
上一篇:食安中國頻道:經濟學家李后強認為食品安全監管加大違法懲罰力度
下一篇: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推動食業高質量發展